顾明远: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靠社会的发展-kok登录

0%
顾明远
1949-2019

本期嘉宾
与新中国同行——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顾明远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gumingyuan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顾明远
顾明远教授,江苏江阴人,1929年10月生,中共党员。新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创始人之一,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原副校长。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一组“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组”组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等。

本期嘉宾

主持人

chenzhiwen
陈志文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分会秘书长。

教育观念的转变要靠社会的发展

中国教育在线
关注

从实践到理论

扎根基层做教育

陈志文

您的经历很丰富,做过很多方面的工作,有过很多身份,您更喜欢大家怎么称呼您?为什么?

顾明远

顾老师,因为我是老师。我已经工作70多年了,小学老师出身,之后又做过中学老师、大学老师,我始终都是一个老师,所以更愿意别人叫我老师。我也曾在中国教育学会当了12年会长,在大学当过7年副校长,但这些身份都会变,只有老师这个身份一辈子都不会变。

陈志文

您是哪年参加工作的?

顾明远

我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工作了。从初中开始,我在学校的功课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数学。但由于家境的原因,无法供我上大学,我因此曾一度很消沉,但又不太甘心。1948年,我报名参加了高考,当时清华、北大、南开等学校联合在各地招生。我那时年轻气盛,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报考了清华建筑系、上海交大运输管理系等当时被认为是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专业,但都落榜了。

同年,经人介绍,我在上海私立荣海小学当了一名老师,教五年级语文和算术。当时我刚刚高中毕业,不知道该如何当老师。但这段经历让我对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觉得培养孩子们成长很有意思,就热爱上了教师这一职业。

第二年,1949年我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想学习怎么当老师,也圆了我的大学梦。在北师大学习时,都是大师级的教授给我们授课。有董渭川先生教授的教育方针,林砺儒先生教授的中等教育,邱椿先生教授的外国教育史,薛鸿志先生教授的教育统计学,周先庚先生教授的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也有侯外庐先生教授的社会发展史,胡明先生教授的政治经济学等新中国成立后新开设的课程。还有团中央的领导来讲团队工作,内容非常丰富,并且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北师大读了两年后,1951年我接受国家安排去苏联莫斯科学习了5年,当时我被分配到了国立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现已改名为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苏联师范教育很重视学科专业理论和教育专业理论的学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学术性和师范性的结合。各系课程除学科专业课外,还有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教育史等教育专业课程。同时,苏联师范教育也很重视教育见习和实习。一年级开始,老师就会带着同学们到中小学见习;在三年级和四年级,还要进行两次教育实习。

在大学学习的这七年,虽然没有当老师,但也跟当老师有关系,就是学习如何当老师。从苏联回来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师范大学当老师,1958年又去北师大附中待了4年,担任教导处副主任,同时也在教俄语课。

陈志文

您的经历与新中国的发展完全同步。

顾明远

是的,我的成长可以说是跟新中国同步的。

陈志文

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教育研究的呢?

顾明远

1962年我调回到北师大教育系,开始在北师大教课,也做一些研究。

陈志文

您是先当老师,再去念书的,这与别人有些不太一样。现在从事教育研究的研究者,像您这种经历的人不多,很多研究者往往缺少一线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够接地气。

顾明远

是的,现在很多研究人员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读的硕士、博士,缺少基层工作经验。

我是从小学老师做起的,做过中学老师,还在师范院校做过培养老师的老师。我们经常说,师范院校是培养老师的工作母机。我的工作一直与基层有联系,没有脱离过基层,在基层当教师的体验比较深。 我知道老师们的疾苦,了解基层老师的心声,总结了一些做老师的经验。我无论是讲课,或者去中小学作报告,老师们都能听懂我说的话,因为我讲的内容主要是反映和总结他们的经验。与其他研究者相比,我对于中小学老师们来说,可能更有一种亲切感。

陈志文

我觉得还有一点,用现在时髦的话讲,您的论文是写在大地上的,是写在基层的。

顾明远

是的,我的教育理论都是扎根于基层的。我认为,我自己没有创造多少理论,主要是总结老师们的经验。

陈志文

总结老师的经验,解决老师的问题,您教育理论的这种指向和导向是非常明确的,而不是从理论到理论。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陈志文

在您所有的教育研究成果中,无论是政策还是理论,您认为哪一点是值得骄傲的?

顾明远

根据这一辈子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我总结了四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要在细微处,学习成长要在活动中”。我认为,我们的教育如果按照这四句话来做,就能够把孩子们培养成才。

其实,这四句话中,有些观点不是我发明的,很早就已经有人这么讲了,表达方式可能不一样,但意思是一样的。我自己没有创造多少理论,但这四句话还是被广大老师所接受的。

陈志文

这四句话是您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精华的总结和提炼。如果拿这四句话对照我们这些年的教育发展,您觉得我们的教育做得怎么样?

顾明远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我觉得还有一些差距,这四句话总结了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是所有教师都做到了。

陈志文

也就是说,您提到的这四点是比较高的要求。

顾明远

是的。比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很多老师也许已经认识到要爱孩子,但还没有完全理解爱的内涵。什么是爱,该怎么爱?多布置一些作业是不是爱,要求更加严厉一些是不是爱,动手管教学生是不是爱?很多家长和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爱的理解存在许多误区,比如溺爱,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再比如强制,用权势甚至暴力逼迫孩子。

爱是情感的体现,但必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真正的爱是要孩子能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有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这样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我觉得,爱最主要的还是要信任孩子、尊重孩子。相信每个学生都要求进步,能够成长、能够成才;尊重每个学生,做到互相信任。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了解学生的需要。学生合理的需要要给予满足,不合理的需要要加以引导,特别不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此外,就像苏霍姆林斯基讲的,老师要把全身心献给孩子,一生为了孩子的成长。老师的这种爱,不同于父母的爱,是对儿童的爱,对民族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

陈志文

您说的这点我深有感触,这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关爱。

顾明远

是的。第二句话是“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这是我在现实教育实践中体会到的道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为了学生的升学,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觉得分数考得好了,就算教育质量高了。我认为,这是对教育质量观没有正确的认识。真正要让学生成才,就要启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决定学生学习兴趣的是他的学习动机,即人的一种内驱力,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机。从心理学来讲,人的行为总是有一种动机在驱动,学生的学习也有动机在驱动。动机有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之分。父母、教师的奖励和惩罚,迫使学生学习,这是一种外部动力。这种动机是短暂的,父母或教师的奖惩过去了,这种动机就会消失。只有内部动机才是持久的。内部动机是什么?就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当一个人对某一学科、某种知识感兴趣,就有一种深入探究的冲动,促使他去追求。

学习兴趣对学校教学很重要,对一个人的学习和成长也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对学生来说,如果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就不会刻苦,考试成绩即使上去了,将来很难有什么成就。

第三句话是“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儿童的感情是很丰富、很敏感的,也是很脆弱的,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特别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细枝末节。教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和长效性。所谓示范性,就是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向教师学习。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学生眼里,被学生模仿。所谓长效性,就是教师的教育在学生身上的影响是长远的。有时教师不经意的、无心的一句话,恰好说到学生的心坎上,他就会记住一辈子。鼓励的话会记住一辈子,批评的话也会记住一辈子。

第四句话是“学习成长要在活动中”。学生成长不是靠教师的说教,而是靠学生自己的活动。活动既指学校课堂上的活动,也指在家庭中的活动、课外活动,是指学生参与的一切活动。实践活动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学会遵守规则、克服困难、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等。当然,道理还是要讲的,但要真正让学生理解和付诸行动,还必须让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学生的活动并非指学生的肢体动作,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活动。

我希望,我们基层的老师要认识到这四句话,并且能够真正理解,真正执行。

陈志文

其实,只有把这四句话的精神真正透彻地理解到位了,才有可能做到。

顾明远

没错。要真正理解这四句话的内涵,理解爱的内涵。

另外,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就是过去讲的因材施教。通俗一点讲,就是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陈志文

实际上,您说的这几点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标。我们还在前进的路上,今天也许还没有办法达到,但这是永远的追求,要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前行,也需要我们每个人,包括老师、家长等等,一起齐心协力去完成。

顾明远

是的。

中国教育70年

初步建立现代教育体系

陈志文

您完整经历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从您的视角看,新中国成立70余年以来,我国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顾明远

总体上来讲,我觉得教育领域改革发展的最大成就,就是初步建立了中国现代教育体系。

1957年以前,我们主要是学习苏联,大约从1958年起,我们开始探索中国教育自己的发展道路。经过这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吸收了一些西方的教育思想,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改造我们的大学,同时也非常注意继承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总结自己的办学经验,逐渐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涵盖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等各个教育阶段和不同教育类型。

陈志文

您觉得,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些怎样的特征?

顾明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3个时期: “文革”前17年、“文革”10年和“文革”以后40余年。

“文革”之前的17年还可以划分为重建时期、“大跃进”时期和调整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前,是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过渡的7年,是重建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们接收并改造了旧学校,初步建立了新中国的教育体系。1957年,毛泽东提出了党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到1960年是“大跃进”时期。在这个时期,开展了教育大革命、大发展,但走了一些弯路,过多强调劳动,强调大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在教育方面出台了“高教六十条”(《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0年) 、“中学五十条”(《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1963年)等条例。

1976年,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我们的教育逐渐走上了正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1985年,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同时提出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发挥地方办学的积极性,等等,从此中国教育走上了正轨。

1993年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刚好是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成为20世纪末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由此中国教育快速发展起来。

到了1999年,改革开放后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一时期最大的变化就是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2010年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同年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把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工作重点。

2018年再次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面向未来

我们的教育要满足时代要求

陈志文

在您看来,现在基础教育存在的最急迫的问题是什么?您对我们未来的教育发展有哪些建议?

顾明远

我认为现在基础教育存在两个大问题,一是教育均衡发展问题,二是人才培养模式要变革。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不均衡,特别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不如东部地区。没有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我国有近14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在农村。我们到2035年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就要办好农村教育。

这些年来,中央非常重视农村教育,实施了乡村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举措,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适龄儿童已经不会因为经济条件而不能上学。

陈志文

是的,我之前去甘肃,感觉硬件条件比我想象的要好。

顾明远

没错。但不可否认,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师资问题。近几年,我们走访了几个省的农村,发现当地学校的条件逐年改善,孩子也十分活泼可爱,但课堂教学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地方课程还开不齐全,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只能照本宣科,有的甚至于概念都讲不清楚。

陈志文

农村学校的师资队伍还较为缺乏。

顾明远

是的。优秀的教师进不去、留不住,乡村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

这几年,国家实施特岗计划、乡村教师计划,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没有根本的改变。我们也看到一批坚守在乡村的教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家乡的孩子,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守岗位、教书育人,使我们很感动。

陈志文

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或者改善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顾明远

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要稳定教师队伍,让他们愿意当老师,第二步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最根本的就是加强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投入,特别是对改善教师生活条件的投入,让教师能够下得去、留得住。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再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比如,请教育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来帮助他们,或者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远程教育对他们做一些培训,提升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

陈志文

最近几年东部地区的一些中小学大规模引进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当老师,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顾明远

我觉得这样很好。我们欢迎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当教师。

陈志文

如果我们中西部地区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吸引大量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去当教师,那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顾明远

能够做到这一点很好,但现在还是很少的。比如特岗教师,我们国家有40多万名特岗教师,其中大部分还是地方院校的毕业生。

陈志文

您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人才培养模式要变革,为什么?

顾明远

时代变化了,从当前的国际形势来讲,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中央为此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讲,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都在促进着教育的变革。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创新的时代,生活在一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的思维已经跟我们不一样了。我们的教育要满足时代要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

那么,我们的教学是不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应试教育的阴影还没有褪去,我们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有很多观念还是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的。如此,我们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所以,我认为,我们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

陈志文

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人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我们仍然还沿袭着原来应试教育轨道在奔跑。

顾明远

是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以人为本,要把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选择,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并为学生选择提供条件。

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

让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陈志文

最近,北大教授姜伯驹院士对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觉得在目前的大形势下,基础教育可以保底,但是不应该封顶。他提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名,削减了教学内容,学的越来越少,考的越来越简单。同时,家长们生怕学校教得太少,拼命给孩子找补习班,催生了校外教育循环。对此,您怎么看?

顾明远

我觉得这不完全是事实,也不太同意这个观点。最近还有一个小学老师告诉我,学生的负担很重,知识内容越来越深,课程越来越多。

课程标准是要求每个孩子都要达到的标准。有些聪明的孩子,当然可以多学一点,但是不能把所有孩子都当拔尖生来培养,这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我不反对培训机构,我认为培训机构是有必要的。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来说,可以参加一些必要的课外辅导,对于一些有特长的孩子来说,也可以去培训机构学习特长。但是,现在的培训机构超纲培养、提前培养,这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大局,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影响了大多数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应该是在掌握基础课程之后慢慢显现出来的。我觉得,学习可以不封顶,但这毕竟是针对少数人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首先要学好国家课程,把基础课程学好。在打牢基础的过程中,有些合适的孩子可以多学一些,而不是所有孩子都要多学。

陈志文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平衡?我们希望的是把基础打好、底筑牢,让拔尖的孩子慢慢显露出来。但在现实中,绝大多数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都很优秀,使劲儿想让孩子拔尖。

顾明远

我们应该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没有普及就不可能有提高。当前,我们已经是大众化、普及性的教育,不再是几十年前的精英教育了。

陈志文

对这部分比较聪明、学有余力的孩子来说,应该有哪些选拔和培养的渠道?

顾明远

我认为一所好的学校本身就应该有选拔和培养的渠道,发现有拔尖的孩子就应该因材施教,加强孩子的培养,营造一个适合他自我发展的条件,也可以办一些少年班等等,让孩子自己慢慢地成长。但是,这部分孩子还是极少数的。

我曾经去法国的一所学校参观,看见图书馆里有个学生在自己学习,没有去上课。我问学校的校长是怎么回事。校长说,这个孩子觉得课堂上学的内容他已经会了,不需要上课了,校长和老师也同意他在图书馆自学。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制度,所有学生还是必须在班级中上课。我们应该有这样的制度,为学生创造自我发展的条件。

陈志文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上,您觉得应该关注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

顾明远

我举个例子。清华大学有个钱学森力学班,始建于2009年,是国家和清华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之一。2018年,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郑泉水在《中国教育学刊》上发表了《“多维测评”招生: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最大挑战》一文。

基于钱学森班的实践,文中总结了创新者需具备的五个“基因”。一是内生动力,对科学发现或技术创新有着迷般的极强志趣和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在力量;二是开放性,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具有批判性思维和提出有意义问题的习惯,能从多角度看问题,有很好的观察力,有思维的深度等;三是坚毅力,包括开始和改变的勇气,拥抱失败、屡败屡战,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追求和专注、耐得住寂寞、坚持到底等;四是智慧,不仅包括智商、学有余力,也综合了从他人、从失败、从实践中学习和领悟的能力;五是领导力,主要衡量远见卓识、正能量价值观、奉献精神、表达能力、动员追随者和资源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同时,这篇文章还提出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2017年,根据以上五个维度,对参加第二届清华钱学森创新挑战营的30名高二、高三学生进行打分,排名前5的都是高二学生。

陈志文

这也让我想起一件事。据了解,2017年获得清华大学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10个学生中,绝大多数当年不是直接通过高考分数录取的。

教育评价改革

全社会都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陈志文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您怎么看待这一轮高考改革?您觉得我们的考试招生政策还存在哪些问题?

顾明远

我觉得高考必须要改革。现在高考的考试内容在不断改革,从记忆性内容转向思考性内容,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但是,我觉得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如考试科目组合、分数权重等等。

陈志文

这实际上涉及的是招生问题,不只是考试问题。我们再延伸到教育评价改革,考试招生是教育评价改革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您觉得这次教育评价改革和以前相比,有哪些亮点?落实起来最大的难点又是什么?

顾明远

这次教育评价改革,我觉得有两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强化过程评价。我们过去是结果评价,考试的分数就是结果。现在强调过程评价,考核的是思维过程、学习过程。第二个亮点是探索增值评价。我们过去曾提出过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的周期更长、更宏观一些,而增值评价则更具有时效性。比如,学生昨天考了60分,今天考了61分,就是实现了增值,只要有进步就应该得到鼓励。

关于落实的难点,首先,我觉得综合评价很难。综合评价包含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拿体育来说,有些地区的中考体育按分数进行计算,我就很不赞成。因为一旦按分数计算,马上就会进入应试教育的轨道。体育好的学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不好的学生可能只能得到及格分。

陈志文

就体育来讲,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很大的。

顾明远

是的。还有美育、德育等,如果按分数计算,都会被纳入到应试教育的轨道。我曾经讲过,对学生德育的评价应该是一种综合评价,可以将学生所做的好事,参加过的活动,以及犯过的错误等等都记录下来,不要主观地去打分数。

陈志文

这实际上是采用了定性评价的方式,但是现在的综合评价特别容易定量化。我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大家不相信定性评价的真实性。

顾明远

这也是落实的第二个难点,我们往往为了透明,为了客观公正,为了家长没有意见,就采用定量化的手段进行评价了。

陈志文

其实背后折射出来的是诚信问题,我们不相信主观评价或者定性评价。这个问题其实已经不再是一个教育问题了。

顾明远

是的。很多教育问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比如应试教育,并不是人人都想应试,老师也不想去搞应试教育,这其实是个社会问题。今年南京的一所中学,因为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家长就有很大意见,要求校长下课,这其实就不单是教育的问题。

陈志文

对。在我看来,这件事情也不简单地只是家长的问题。针对这次教育评价改革,我写了一篇文章,提到了上海的积分落户政策。从2018年开始,清华北大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再计算积分,可以直接落户上海。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等于是用当年的高考分数来做评价。当地方政府采用这种评价方式时,老百姓必然会去追求高考分数。所以,社会评价不改革,教育评价改革很难。

顾明远

对。我举一个例子,前几年有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高考分数达到了北大的分数线,但是有一个学生希望去复旦大学,这所学校的校长就同意了,但后来因为此事,该校长受到了当地领导的六次批评。有些地方领导把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人数当成了自己的政绩。

我觉得,全社会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特别是党政干部。这次教育评价改革方案中已经提出,要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陈志文

您觉得做到这一点的难度大吗?

顾明远

我觉得,仅靠行政手段是很难做到的,还是要靠观念的转变,而观念的转变则要靠整个社会的发展,要有物质基础。

比如,我们过去长期以来不太重视职业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其中有一个落后的观点,就是只重视士大夫,不重视体力劳动者。由于收入不均衡,高学历的人收入高,低学历的人收入低,所以大家都奔高学历、奔清华北大。但是这几年,由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工人才,导致出现了技工荒。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出来的技工人才待遇提高了,既能够得到物质的满足,又能够得到荣誉,大家的思想观念在慢慢发生转变。

家长也要学习教育学

对孩子要有客观的认识

陈志文

在目前的各种教育问题上,您觉得家长亟须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顾明远

我觉得家长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教育学。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婴儿呱呱坠地,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向父母学习表情、语言。儿童0-3岁养成的习惯一辈子忘不了。

因此家庭教育特别重要。我年轻的时候就觉得,家长在结婚之前最好能够学点教育学,了解教育规律,了解怎样教育孩子,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以为自己的孩子都是天才,不要给孩子那么大的压力。可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过早地、不加区分地要求孩子学习知识。儿童成长有一定的阶段性,超越儿童发展的阶段性,不仅不能促进儿童的成长,反而会损害他的成长。我国古时候就懂得这个道理,即不能“揠苗助长”。

误区之二,只重视孩子知识的增长,忽视人格的培养。现在幼儿园小学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许多家长都要求幼儿园教识字、教数学,不注意儿童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的养成。其实幼儿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最大,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人格品德可以受用一辈子。有的家长说:“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只好牺牲童年的幸福。”其实,如果缺乏健全的人格,没有童年的幸福,也不会有将来的幸福。

误区之三,认为学习越多越好,练习越多越好,因此买了许多课外辅导材料,上各种补习班,把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占据了。其实,学习是有规律的,有方法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能够理解学习的基本概念,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误区之四,不知道怎么爱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溺爱,满足孩子所有要求,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有的父母对孩子过于严厉,甚至施用暴力,以为这都是为了孩子,其实这都不符合教育规律,容易让孩子形成扭曲的性格。

所以,我建议家长要学点教育学,懂得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配合学校,共同把孩子培养成才。

陈志文

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要有客观的认识。

顾明远

对。家长要客观判断孩子的优势在哪儿,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估计得太高。

目前来说,让家长学习教育理论可能还做不到,这就要求学校一定要跟家长多联系,学校的改革要让家长理解,要做家长的工作。如前面提到的那所南京的中学,办学成绩很好,学校高考的录取率还是相当高的,考上“985”高校的学生也很多,只是没有学生上清华北大而已,主要是家长的观念还没有改变。所以,学校要更加开放,要与家长更多地联系,不能关起门来自己进行改革。

陈志文

我觉得,现在家长最核心的问题是过度焦虑,过度关注,有的家长甚至直接干预学校的教学工作。

顾明远

是的,过度焦虑。其实,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就会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当前出现了一些学校和家庭的矛盾,学校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家长要增加学生的负担。这当然不能怪家长,这是教育的激烈竞争带来的矛盾。消解这种矛盾,一方面需要家长克服陈旧的观念,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思想品德、生理心里、学习能力全面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教育思想和方法,使家长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规律,尊重孩子,理解减轻学业负担对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使家长支持学校的改革。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