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率代表团赴德国、瑞士访问,出席同济大学日暨同济经管中德中心启动仪式,到访欧洲多所与学校长期友好合作的顶尖高校和世界500强企业的研发部门,进一步夯实学校与德国、瑞士重要伙伴高校的合作关系,宣介学校新时期发展理念和发展成就,持续推动与相关高校、企业在高层次人才培养、跨学科联合科研、产教研融合等合作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
汇聚中德智慧携手并进
同济经管中德中心在柏林启动
11月3日,同济大学日暨同济经管中德中心启动仪式在德国柏林举行。中国驻德国大使邓洪波、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黄伟等出席活动。校党委书记方守恩、原副校长雷星晖、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施骞和霍佳震教授共同为中德中心启动揭幕。来自中德教育界、企业界的近百位专家学者齐聚柏林,共话同济大学对德合作硕果,共谋未来合作发展新路径。
方守恩表示,同济经管中德中心是学校对德合作“新灯塔”的一次新探索,希望未来继续携手中德伙伴,肩负起中国大学高水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人文交流的使命,建立起一座真正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德学术界和产业界交流合作平台,共同促进中德科研、产业与人文的创新发展。
中德中心将利用学校对欧对德合作优势,借助海外平台力量,引入优质教育、科研和人才资源,大力服务学校重点发展需求。同时,中心还将实施在德境外办学,吸引国内外优质生源,服务我国企业出海,助力我国企业成长为国际品牌。
访问德国、瑞士伙伴高校
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
方守恩一行先后访问德国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共叙友情,巩固拓展合作成果,推动双方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在慕尼黑大学,方守恩与外事副校长比亚吉尼(francesca biagini)和科研副校长叶翰(hans van ess)就继续在医学、法学、管理学、物理、生命科学、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深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达成共识,就开拓在智能科学领域的合作进行探讨,并续签《校际合作框架协议》和《校际学生交流协议》。
在慕尼黑工业大学,方守恩与校长霍夫曼(thomas f. hofmann)就以中德学院为平台继续加强机械、土木、电子与信息、汽车、医学、经济与管理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卓越工程师培养、师生互访交流等话题交换意见。随后,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就推动硕士双学位项目落实进行交流。
当天,两校还共同举办了“同济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眼科 x’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40余名来自同济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师生就眼科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眼科手术机器人研发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的前沿科技内容进行交流探讨,氛围热烈。方守恩出席论坛闭幕式并致辞。他表示,促进青年人才的学术交流是国际人文交流的重要目标和途径,希望两校学生相互学习、开放交流、共同进步。
在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校长赫斯塔文(jan s. hesthaven)、副校长赫尔特(thomas hirth)会见代表团一行,并与近20多名与同济大学有合作的德方教授一起共同出席两校伙伴关系建立25周年庆典活动。
赫斯塔文表示,他很高兴看到,学校与同济大学这样一所拥有深厚对德合作渊源且综合实力卓著的中国大学常年开展广泛且深入的合作,面向未来,两校应强强联手,共同应对全球挑战。方守恩表示,25年来,双方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与拓展,不仅联结着两所大学的友谊,更是中德两国在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合作典范。
随后,方守恩与赫斯塔文共同签署两校首个《战略kok手机登录入口的合作伙伴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全面深化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访问卡尔斯鲁厄理工大学期间,代表团一行还参观了涵盖生产技术、生物医药、水环境、土壤岩石力学等领域的多个研究所和实验中心,深入了解了德国精英大学在前沿领域的研究动态,以及在校企合作、技术转化领域的最佳实践。
在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校长办公室国际事务主任哈根斯特伦(anders hagstroem)向代表团一行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双方就现代大学的治校理念、社会使命、战略布局等问题进行交流。随后,代表团一行参观了该校的建筑技术研究所,了解研究所在建筑智能设计与智能建造上的多项研究和实验成果,以及在该领域与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长期合作。
打造校企百年合作典范
携手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西门子是同济大学从1907年建校之初就开始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由埃里希·宝隆引入同济的第一台x光机也是第一台进入中国、实际用于医疗实践的西门子x光机。双方100多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教研融合等领域开展了丰富、深入、双赢的合作。
在西门子中央研究院,副总裁高斯(norbert gaus)和副总裁斯托里姆(mirjam storim)向代表团介绍了西门子的核心技术领域和创新生态体系。
方守恩表示,双方应共同探索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讨通过设立教席或建立联合研究院等方式,利用大学的学术资源和科研能力解决企业和产业的具体需求,同时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机会,共同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贡献力量。
双方还就如何通过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大学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等话题进行交流。代表团还参观了西门子中央研究院的最新实验设施。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kok登录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kok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