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俊:大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全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中国教育在线-kok登录

中国教育在线
热门服务
教育资讯

合作电话:186 1028 4700

合作邮箱:bianji@eol.cn

官方微博:@中国教育在线

官方微信id:eoleoleol

中国教育在线
刘培俊:大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 全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2024-10-24 14:44
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大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全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党支部书记、司长 刘培俊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动员令,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深刻阐述了教育强国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重大关系,全面部署了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首次提出了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入思考“教育强国建设,语言文字何为”重大课题,按照部党组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突出战略重点,落实主责主业,加强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工作,夯实语言文字标准化信息化法治化建设基础,全面发挥好语言文字作为国家教育资源、科技资源、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安全资源和战略资源的功能作用,以大语言格局构建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语教融合”,系统加强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为彰显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和实现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贡献语言文字力量。

  一、充分发挥语言育人功能,助力增强思政引领力。坚持标准筑基,健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体系,支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服务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立德树人,用好语言文字、语言文化和语言文明的育人元素,提升大中小学校语言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青少年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坚持以文化人,实施国家语言文化传承发展系列工程,开发、集成和共享优质语言文化教育项目、课程和资源,实施语言文化素养提升行动,服务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

  二、切实加强语言人才建设,助力增强人才竞争力。建立健全语言人才供需适配机制,着力建设规模数量足够、语种类型齐全、能力素质一流的语言人才队伍。动态跟踪、征集语言人才需求,一体统筹语言人才培养、选拔、储备和使用,重点加强研究型、应用型和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使用。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语言人才力量,造就战略急需语言人才、拔尖创新语言人才和高端技能语言人才。

  三、加快提升语言科技水平,助力增强科技支撑力。以语言文字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语言文字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迭代升级,全方位释放语言文字的数据要素价值。以科技发展为牵引,加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语言智能技术研究,助推中国大语言模型发展,助力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应用。以承载中华文化的中文为重要数据资源,加大数字中文建设力度,规范和有效推进中文数字化和数据中文化,增加全球数字空间、网络空间和智能应用场景的中文数据占比,提高数字中文和语言信息科技服务教育发展、支持科技创新、赋能文化传承、辅助产业升级、促进社会进步的综合效能。

  四、动态回应语言需求变化,助力增强民生保障力。以重大民生需求为导向,增强语言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和便捷性。推进盲文、手语规范化,支持服务语言类疾病患者、听力和视力障碍以及老年人群体的技术研究和辅助设备研发应用,为其公平接受高质量教育、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支持。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和国家急需事项,提供应急语言服务。发展语言产业,支持语言文字相关新产品、新职业和新业态发展,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语言需求。

  五、着力构建语言服务体系,助力增强社会协同力。立足语言文字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全民性特征,健全语言文字战线和教育战线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地方、行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多方协作,不断提升语言文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汇聚各方力量和优质资源,助推增强教育系统社会协同力。

  六、有效拓展语言文化交流,助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挖掘中华语言价值,继续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思想价值、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服务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增强中华语言文化对外传播话语能力,讲好中国故事。参与全球语言治理,开展语言文字重大议题的国际对话、科研合作。开展国际交流互鉴,加强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的双边、多边语言文化交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kok登录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kok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