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凌云,1962年9月生,湖南华容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并留校任教,后在中南财经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曾任中南财经大学211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职。
2005年4月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任院长、党组成员,后任党组书记、副院长。2012年4月调任湖北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省委改革办主任。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任湖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华中师范大学校长赵凌云
地方工作经历提升了我的办学理念和方法
陈志文:您的工作经历十分丰富,曾经在地方党委部门任职,在湖北省社科院工作过,做过省委副秘书长,那时有没有想过会再回学校?
赵凌云:去省里工作之前,省委跟我谈话时我就提过两个希望:
第一、希望我的学术关系不动,还保留在学校,因为我是一介书生;
第二、我今后还希望回到学校,因为我觉得人一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而我一辈子想做的事就是教书育人。
陈志文:这些经历对您教书育人、办好学校有哪些帮助?
赵凌云:我2005年离开高校,2017年回到高校,整整12年。这12年对于我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方法都有非常大的改进和帮助,在某些方面甚至是颠覆性的改变。
首先,我对人才培养标准的看法有所提升,有了新的认识。我在党委部门担任领导职务时观察到,社会最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商和逆商高、有自我学习及自我提升能力的人才。
我意识到,人才培养要以德为先,德育是最重要的,在此前提下,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智商很重要,但情商和逆商更重要;第三,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有没有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意志、意向和能力。
其次,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一定要紧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在我们对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还是管得太死。
再次,我的办学思路也有了新的提升。高校必须开放发展,必须积极融入到社区、地方、全国的发展战略布局中,要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到社区集体以及全国的各个地方,这样才能汲取强大的发展能量,也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社会的目的。
最后,对我的工作方法有很大的影响。我工作过的部门很多都是党的部门,回到高校以后,我非常注重抓党中央、省委省政府、教育部党组重大决策部署的落实,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因为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如果高校不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最终是要偏离方向的。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办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
陈志文:华中师大在中国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您怎么去定位它?在您眼里,华中师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
赵凌云:这个问题我近期思考的比较多。一方面我刚来不久,必须弄清楚学校下一步怎么发展;另一方面,华中师大与我过去工作的两所学校有所不同。我最早工作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一所专科型学校,以经法管为主,湖北大学则是由师范类学校转成的综合性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从名称上来看是一所师范类高校,但它的专业结构、学院布局又具有综合性发展的趋势。所以我就思考,华中师范大学是朝综合性方向发展,还是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那样朝专科型方向发展,或是朝着两者结合的一个新方向发展?
学校定位至关重要。第一,定位是学校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如果旗帜不明,方向不明,就没办法凝聚力量;第二,定位是学校的底色和特色;第三,定位是学校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强调要思考定位问题。现在高等教育竞争很激烈,彼此在“比学赶帮超”。
在新时期高等教育格局和竞争布局中,没有错位就没有定位,没有定位就没有特色,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没有优势就没有担当,没有担当就没有发展。
我们不能像武大、华科大那样去做,不能向他们看齐,而是要错位,要突出教师教育的特色,这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的定位。
在中国,师范教育主要是集中于几所师范类高校,而教师教育除了涉及师范类高校以外,也涉及综合性大学,其范围更大、更综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高度重视,已经把教育提升到了对民族复兴起决定性作用的高度。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师范类高校是教师成长的工作母机,华中师大担当着教师教育“工作母机”这一光荣使命。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陈志文:您的这一想法在学校里有没有遇到过阻力或者障碍?比如说前些年有很多农业院校不愿意教农业,师范院校也去师范化。
赵凌云:这个肯定会有。不同学科的老师,不同时代的老师,对这个问题会有不同的认识。
华中师大1952年才真正成为专门的师范大学,在此之前,是以文为主的综合性大学。1985年,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教育管理部门的改革政策,华中师大也办了类似房地产这类社会需求量很大的专业。
2003年,华中师大明确提出办师范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在保持师范特色的同时向综合性方向发展。
上一次党代会中又明确提出办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回归师范,突出师范特色,回应国家振兴教师教育的重大战略。多年来,大家对华中师大办学定位的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增强、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最终让它成为学校发展的龙头,并把教师教育和综合性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成一张皮,而不是两个轴心。
同时,也要把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专业设置,乃至行政管理、对外开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理念等,全部融合在一起。
陈志文:怎么融合?
赵凌云:以学科建设为例,华中师范大学要形成一个宝塔形的学科结构体系,凸显教师教育特色。教育科学及相关学科要处在学科结构体系的塔尖,如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学、教师教育等,这些学科是龙头;中间是政治学、历史学,文学、数理化生等学科;底层是其他支撑学科,比如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新闻学等。
再比如人才培养,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或非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底色,那就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管学生今后是否当老师,都要有师范精神,都要体现学校的“求实创新,立德树人”校训文化。
在管理上,我们的行政管理也要有别于其他综合性大学和专科性学校,严格按教育规律来组织行政管理,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
陈志文:华中师范大学和其他综合性大学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赵凌云:区别就是华中师范大学以培养教师、教育管理人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础教育领军人物、大国良师、教育家、教育科学家为主业。
我们的管理要更多地强调尊重老师,尊重学者;要更多地解放学院,解放老师,解放学者;要更多地爱学生。
华中师大是有大爱的地方,爱是教育的本质,所以必须爱学生;我们是师范类高校,所以要比其他高校更严格地管理训练学生。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华中师大要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陈志文:“双一流”非常鲜明地鼓励支持学校发展自身特色,华中师大的定位与之完全匹配。但是在这种定位下,华中师大又如何融入湖北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建设?
赵凌云:一所学校必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也是目前华中师大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方向。
第一,服务地方、服务社区、服务国家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国内外大学都是如此;第二,它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大学具有教学、科研、服务、文化四大职能;第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那我们就要思考华中师范大学怎么扎根中国大地。
扎根中国大地无非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二是中国的现实问题;三是中国的区域发展。所以我在一次会上提出,“我们要立足桂子山,走出桂子山”。立足桂子山,就是要坚持根基,不忘初心;走出桂子山,就是要拥抱外面的世界,开放发展。
对于融入地方,我们有三步走的计划。
第一步到武汉市,和武汉市构建“城市 大学”发展共同体,担当创新发展的推动者。武汉是中心城市,现在要建国家科学中心、创新中心等,华中师大要积极参加,成为武汉市智慧教育的引领者。
今后将在华中师大的推动下在武汉市建设两个教育领域的中心,一个是教育大数据中心,一个是智慧教育示范区。前不久华中师大与武汉市教育局共同合作已成功申报了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第二步到湖北省,这是今年上半年华中师大要推进的事情。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芯两带三区战略”:“一芯”就是武汉襄阳宜昌,是创新引领;“两带”就是长江经济带、汉江经济带;“三区”就是鄂东区、鄂中区、鄂西区,分别有不同的定位。
今年华中师大要努力实现和湖北省17个市州战略对接的全覆盖。通过“三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将华中师大融入到湖北的发展中。
在农业方面,以生物农药为龙头,整合化学生物等学科力量,服务湖北的现代农业;在农村方面,以乡村治理为龙头,整合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乡村治理、环境治理、村庄规划、乡村振兴等学科力量,服务湖北的农村;在农民方面,以教育学科为龙头,整合我们的力量,服务湖北的基础教育,服务湖北的农民。
第三步,积极响应教育部的战略安排,全面对接国家新战略。雄安新区我们要进去;粤港澳大湾区我们已经进去了,现在要扩大;海南自贸区要进去,目前我们已经有基础了;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我们要全面对接。
我们对接的方法不是简单办分校,而是依托我们的基础教育平台,以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为切入点,将其成果以信息化的方式推广到全国各地。为提升各地的基础教育办学水平、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水平,特别是教师能力水平,做出华中师大应有的贡献。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立德树人是学科评价的根本标准
陈志文:“双一流”启动后,华中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为什么是这两个学科?
赵凌云:有历史原因。一方面反映了华中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科历史积淀厚实,学科发展水平高,成为一流学科建设对象实至名归。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学科建设的总体水平还需要继续提升。
华中师大重点建设的中国语言文学和政治学这两个学科,是当之无愧的国内一流学科。但是我个人认为,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历史学,从水平来看也是当之无愧的一流学科。
首先,全国唯一的教育大数据中心设在华中师大;第二,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华中师大章开沅老校长获得了吴玉章基金会终身成就奖,迄今为止,在北京之外获得这一奖项的仅有两位。所以我们有“一流”的自信。
陈志文:您怎么评价“双一流”?
赵凌云:我认为“一流”就是优异。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立德树人是衡量学校发展、衡量教育发展的根本标准,是根本任务。同样我们也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评价学科的根本标准。
所谓“一流”,我认为,不是看排名,也不能看“985”“211”这些名号,更不能看经费有多少,关键看贡献。学科贡献大,处在一流水平,那就是一流学科;学校贡献大,处在一流水平,那就是一流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从1952年以来为我们国家培养了那么多优秀教师,我认为华中师大就是教师教育领域的一流大学。
从过程来讲,高校的“一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一流的教师队伍;第二,一流的学科体系;第三,一流的培养体系;第四,一流的管理体系。
从结果来讲,高校的“一流”也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贡献一流的毕业生,这是根本标准;第二,贡献一流的科研成果;第三,贡献一流的社会服务;第四,贡献一流的群众获得感。
如果没有过程导向的四个“一流”,就不可能有结果导向的四个“一流”。综合来看,我们自信华中师大就是一流大学。
陈志文:您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评价学校的,而不是简单地讲科研或者是成果。
赵凌云:不能就学科论学科。学科是否一流,不是自己和同行说了算的,是社会和行业说了算的。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希望华中师大能回归师范,回归教师教育
陈志文:您到华中师大担任校长有没有压力?
赵凌云:不仅是有压力,而且“压力山大”。首先华中师大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到现在已经办学116年了。
我经历的三所高校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办学70年,湖北大学办学80多年,华中师大的历史是最长的,在业内的影响非常大。我能不能对得起历史?这是我压力的第一个来源。
第二,习近平总书记重视教育,重视教师教育。我不是学师范的,也不是学教育的,这么大的使命,我担不担当得起来?
第三,百年老校华中师大的现代化发展还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缺乏办学空间,因此在引进资源、扩大规模、完善条件、引进团队方面都受到了限制。
如果现在有些高端团队和学者想来华中科大发展,能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现在不是软条件制约了我们的人才引进,而是硬条件。所有的师生都有强烈的发展愿望,但要发展就必须破解这些难题。
第四,我能把什么样的华中师大带到未来,我能不能谋划好,布局好?
陈志文:您想把华中师大带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或者说您对华大的愿景是什么?
赵凌云:华中师大的历史非常辉煌,我相信未来会更辉煌。我们当前正在谋划党代会,马上要启动谋划2023年的120年校庆,重点是进行理论总结、历史总结。我提出了写“五个一”:一本校史,一本学科学术发展史,一批标志桂子山学派的学术著作、一批我们的先贤、一批校友。
对于未来的华中师大,我希望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让学校真正回归教师教育,真正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学校要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教育基地,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卓越教师、领军人物、大国良师、教育领导者、教育企业家、教育科学家。这是多层面的人才培养,而不仅仅是老师。
第二,学校要成为一流的教育科学理论创新基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建立中国学派,华中师大作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的学校,要打出华大学派、桂子山学派的旗帜。
第三,学校要成为一流的教育政策智库基地,要为国家的教育政策献计献策。我们在一些领域已经是国家级的教育智库了,包括教育信息化示范基地、青少年网络心理研究等。
另外,我们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教育资助)都有深厚的研究基础。这次教育部有关部门把《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家大学生资助政策总结报告》委托给华中师大撰写。
第四,学校要成为一流行业领袖与行业领军人物的培养基地。除了一流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以外,我希望华中师大培养的学生成为所在领域的领袖、领军。华中师大在强调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判断力、创新力。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我希望未来的华中师大在这四个方面成为一流。如何达到目标,最终道路还得由党代会来决定,我提出了“四个化”:
第一,现代化。我们要以信息化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华中师大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方法、人才培养体系的现代化。
第二,国际化。我们要通过教师教育特色,推进国际化。kok手机登录入口的优势学科也要走出去,在国际上获得中国的标准、声音、话语权、影响力,大力开展教师教育国际合作。
第三,开放化。向全国开放,融入全国。
第四,师范化。也就是回归师范,有两个层次:首先是大力发展教师教育,凸显教师教育特色;其次是回归师范文化,比如说华中师大的大爱精神以及教师天然拥有的育人精神状态。
陈志文:我特别注意到,您不断地强调回归师范,回归教师教育。在您看来,从全国角度来讲,我们的师范和教师教育是否存在一些问题?
赵凌云:毫无疑问,水平不高。我们讲教师教育、教师队伍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高等学校教育,就是培养教师的教师;二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的这一批老师。高等教育的老师属于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
在此,我详细讲一下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我个人认为:
第一,改革开放40年来数量大幅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专科型的老师比较多,像数学老师、物理老师,但还不具备教育家、卓越教师需拥有的全方位素质。
第二,现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由于培训体系不是很完善,老师能力的提升跟不上时代要求。前不久中国联通在华中师大举办了一个“5g 教育”行业发布会,一位在福州上课的老师通过5g技术站在现场的学生面前,没有时间空间的限制。技术变化那么快,如果我们的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老师的能力水平就跟不上。我们用过去的技术教今天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必定失去未来。
第三,布局不合理,所以才有择校的问题。
最后,积极性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老师的待遇相对来讲还不高,此外还有工作条件、职称评定等问题。
所以说基础教师队伍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强调要回归师范,做大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原因。根据研究,改革开放40年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很大,而基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大于高等教育。这也说明我们必须重视这一支教师队伍的建设。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高校变化很快很大,“四个回归”很有必要
陈志文:您在地方党委部门工作十几年,现在回到学校,有没有觉得工作方式上有文化冲突?
赵凌云:有不适应的一面,但也有适应的一面。所谓适应,主要是因为我又回到了过去的环境,遇到很多熟悉的人、熟悉的工作。
陈志文:所以这个换轨并没那么艰难。
赵凌云:这个问题不是很大。但要说有没有不适应,也有一点,那就是我刚回到高校时,感觉2005年以后高校的变化太大了。在某种程度上,2005年之后特别是2012到2017年间是中国高校发展最快且变化最大的时间段。
陈志文:您为什么会有这个评价?
赵凌云:我回来以后,感觉多了很多东西,也少了很多东西。第一,人才的名号多了,长江学者、杰青、优青、大千、小千,我到现在为止有些还没搞懂。
第二,项目平台多了,有教育部、发改委、科技部等平台。当然过去我在学校时也有自科、社科,现在别的还有很多。还有各种会议特别多,各种考评评估检查也很多。我离开学校的时候,学校还是比较安静的,大家能够静心做学问,现在不安静了。
陈志文:您觉得这些都是什么原因造成?
赵凌云:这是系统的原因、社会的原因,还有一些管理制度、体制机制、政策设计上的原因。
这些东西多了,很多东西却少了,比如部分教师对教学、对学生投入的精力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包括课外辅导、小组讨论少了;一些优秀的传统少了,比如现在老师很少搞板书,都是ppt,学生很少记笔记;学生很少有课外活动,也没有学生劳动,基本上不搞早锻炼,这些非常好的教书育人的手段都被我们放弃了。
陈志文:所以您也强调不能只做科研,不教学。您会为此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吗?
赵凌云:我回到学校,看见这“几多几少”,我感觉我可能比一般老师更能够深刻地认识到陈宝生部长强调的“四个回归”的重要性。我们已经偏离了,那么多好的东西都放弃了,所以现在必须回归,特别是以本为本。
华中师大算是比较好的,因为是一所师范类高校,也是一所百年老校,积累的教书育人的文化传统和一些好的做法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华中师大现在仍然坚持教授一定要参加本科教学。前不久我们制定了一个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其中有一百多项改革举措,这是其中之一。
陈志文:您现在给本科上课吗?
赵凌云:上课。我前段时间给全校的一年级新生讲了一堂形势政策课,根据中央有关部门的要求,讲怎么认识中美贸易摩擦。此外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讲了两节课,关于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我马上还要给本科生讲第三次课,是一堂读经典的课程。
陈志文:我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让您简单地向别人介绍华中师大,您怎么介绍?
赵凌云:华中师范大学过去是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的摇篮,未来将是中国教师教育领域的领军大学。
学校要通过5到10年的奋斗,在坚定一流自信的基础上,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讲到的几种精神。
首先,华中师大要有一种时代精神,要不断跟上时代的步伐;其次,华中师大要有追求梦想的精神,有高远的理想和梦想;第三,华中师大要有接力的精神,一代一代华大人要接力奋斗,把接力棒不断地传送下去,我们这一代人跑好我们这一棒,为下一代人跑得更快奠定基础。当然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现在改革的任务非常繁重。
陈志文:历史上华中师大的校长,大多数都是从事教育的,各有各的特点。您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
赵凌云:我从他们身上吸收学习的精神品质很多!实际上我上任以后,除了在书面上学习,还不断跟老校长接触,拜访他们,我在工作中要把历代校长历代先贤的精神、思想、举措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例如我强调比较多的“大爱”,就是老校长章开沅先生概括出来的,“大爱”既是华中师大的精神,又是教育的精神。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博
不抓住人工智能,高校会失去一个时代
陈志文:华中师大成立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学院的目的是什么?
赵凌云: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学院在寒假期间酝酿,在开学工作会上确定,在党委常委会上最终决定成立,目前我们正在做调查研究,制定方案。
这个学院是人工智能和智慧教育两个战略的结合。现在国内已经有30多所大学成立了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院,比如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与机械自动化学院。我们是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学院,落脚点还是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是它的基础和条件。搞人工智能我们没优势,但是我们要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来武装智慧教育、教师教育,彰显我们的教师教育特色。
陈志文:人工智能这个词现在很时髦,您怎么理解人工智能?
赵凌云:我觉得人工智能会开辟一个新时代。如果说计算机互联网是一个时代的话,那么人工智能是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的一个新时代,是人类大脑的补充、延伸、辅助。
现在我为什么非常主张要设学院?因为,过去如果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抓不住互联网就会失去一个时代,现在如果抓不住人工智能,照样会失去一个时代。“00后”、千禧一代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网络原住民,再过10年或者20年后的大学生将是人工智能原住民。
陈志文:人工智能对我们学习和获取知识的影响会非常深远,人工智能和教育领域的结合非常重要,至少学习方式会有很大的变化。
赵凌云:华中师大就是要通过人工智能和智慧教育的结合,武装我们的智慧教育,让我们能始终跟上时代的步伐,能推进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能更好地履行教师教育以及服务地方的职责。
比如今后我们要把一些成果推广到基础教育领域,不需要在那里建教室办学校,通过这个办法即可。而且学校有这方面的优势,根据我们的分析,华中师大从事人工智能和智慧教育的老师有300多位,我们要通过改革把他们整合起来。
这个学院我们将采用改革的办法,不重新建庙,不增加机构,而是依托现在的某个学院,把相关资源整合起来。我们还要采用开放的办法,把党委政府力量、企业家力量、行业力量、校友力量全部整合起来,采用一套全新的运行方式。
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领域,目前发展最快的是社会上的研究,对这个学科的评价不是数论文,而是看最近一年有没有在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所以需要开放。
陈志文:华中师范大学专门成立了本科生院,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本科生院的情况吗?
赵凌云:我们在18年下半年成立了本科生院,这在国内也是比较少有。一方面是因为机构改革,另一方面是以本为本,把这两个要求合在一起,重新审视学校的一些机构及其职能。
如何把以本为本落到实处?我们分析,在过去的体制下有一点难。因为它是分散化的、碎片化的,把人才培养职责分散到了各个部门和学院,比如说教务处、学工部、体育课部、公共课部、团委、第二课堂等,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督办落实,缺乏统筹协调,中间哪个链条缺失了,就做不到位,以致于难以落实“以本为本”。
所以我们成立了本科生院,把党委工作、学工部、人武部、教务处、教学质量评价中心等全部整合起来,全面贯彻立德树人体系的职责。
一是把所有育人的职责都整合到本科生院;二是从职能上整合党口与行政口的育人部门(即党口的学工部、行政口的教务处);三是整合各个环节如教务、课程、实习、第二课堂;四是整合各种力量如教师管理者、后勤员工、辅导员班主任;五是在下一步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这几个重要抓手。本科生院今后将围绕人才培养体系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课堂外,而是体现在整个体系中。
本科生院的职责要求他们“三抓”:第一、要抓整个华中师范大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这个文件已经出来了;
第二、要抓质量提升,形成闭环系统,现在有哪些顶层设计,有哪些制度安排,最后谁来负责?谁来验收?
第三、要抓体系实施,我们今年是本科生质量提升年,要抓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抓课堂,抓教材,抓五育(德智体美劳)。近期我们已经有很多举措出来了,包括恢复早操,开展体育运动。
下一步我们将出一些关于劳动教育的举措,比如上一门课,现在正在编教材《大学劳动教育论》,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劳动观;还有便于大学生开展劳动的制度安排,包括劳动时间、劳动活动。
陈志文:实际是把权利从各院系现在的矩阵里,横向插入一个本科教育的抓手。
赵凌云:是的,主要是统筹和整合。本科生院下一步还将重点研究立德树人如何落到实处等问题。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kok登录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kok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