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雷朝滋
[摘 要]高校科技战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有力支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作贡献。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集中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新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科技战线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创新面临的新形势,引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新变革,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
新形势: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部署,准确把握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首次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的重要论述,并摆放在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之后的突出位置,极具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思考、认识和把握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是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深刻认识“三位一体”统筹部署的战略意义。过去,党代会报告中,科技一般安排在经济建设中,教育一般安排在社会建设中,人才一般安排在党的建设中。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放在一起,强调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既是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更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对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规律性认识和把握。一方面,凸显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不但要努力提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更要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的辩证统一。教育支撑人才,人才支撑创新,创新服务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时,高质量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科技创新的支撑,高水平教师队伍也需要在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锻炼、造就。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强化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更好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结合起来,切实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的战略作用。
二是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提出的“四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明确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简称“四新”)既是报告第五部分的重要落脚点,也是第五部分与第四部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结合点,因此,也更应该是今后高校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只有集聚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新发现新突破,才有可能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只有进一步把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加快实现产业化,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才有可能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高校是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瞄准“卡脖子”问题,利用基础研究优势和已有技术积累,加快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打破传统赛道上的“壁垒”,为关键领域产业自主可控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要主动瞄准“四新”要求,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加快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和科技成果转化,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立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更好发挥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特色。高校、国家实验室、科研院所、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产学研深度融合、有效发挥各类创新主体的优势对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党的二十大又进一步提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些表述的调整充分体现了我们对企业创新能力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变化。从国际上看,苹果、英特尔等国际顶尖企业的科技创新带动了全球相关领域的技术变革,也为本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从国内看,华为等科技领军企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的也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因此,科技型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要与企业强化协同创新,把高校特色与企业主导更好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高校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变革: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引领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先后印发实施了高等学校“十二五”“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组织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行动”“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等一批重大行动,推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成效显著。十年来,高校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为创新型国家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这些成绩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校科技创新更好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和信心所在。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作为高校科技战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快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引领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工作新变革,在持续推动自由探索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基础上,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服务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在项目组织上,从被动的“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建立重大任务组织机制,组织提出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科研任务,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二是在平台建设上,从“自由生长”向定向培育转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任务,加强高校重大科研平台的培育布局,提高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水平。按照“目标任务实”“攻关团队实”“物理空间实”“条件保障实”“贡献成效实”的要求,系统布局重大科研平台,着力把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前沿科学中心、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打造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的重要支撑。
三是在团队建设上,从“戴帽子”向重实战转变。依托重大科研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或工程,在实战中发现和造就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在重大任务实施或重大平台建设过程中,以共同价值观、共同攻关目标为牵引,大力推动专职科研队伍建设,汇聚各方人才,真正形成协同化、建制化、有“战斗力”的攻坚团队。同时,让更多的博士生也包括硕士生、本科生中的优秀人才,参与到重大科技任务或工程中来,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中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四是在支撑引导上,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要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在资源配置上避免“撒芝麻面”的现象,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等资源形成有效合力,引导高校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开展科技攻关。
新贡献:切实把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科研是科研组织的两种模式。加强有组织科研不是不重视自由探索,更不是不搞自由探索,而是在更好发挥自由探索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更加强化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两种不同模式的优势,更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1.坚持“三个结合”,统筹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
一是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相结合。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新形势下应对国际挑战、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抓手。有组织科研是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的重要形式。加强有组织科研是高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必然选择。
二是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与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相结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出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作为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举措,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把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要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在服务国家中实现“双一流”建设。
三是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与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相结合。当前,科学研究范式从线性发展向非线性、非单向转变,科研组织模式从自由探索为主向与重大问题导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并重转变。要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适应科学研究范式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推动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因此,要加强有组织科研,以问题和需求为牵引,以重大任务为驱动,带动科研评价机制改革、资源配置方式变化和科研组织模式变革,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活力、激发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效能,推动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取得更大成效。
2.聚焦“四个方面”,加快有组织科研重点任务落实
一是要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把提高层次、提高质量作为进一步加强高校基础研究的重中之重,启动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高质量布局建设前沿科学中心,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力争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
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实施“有组织科研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既瞄准当前产业发展亟需,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加快战略高技术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又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科技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要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等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人才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资源聚集,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四是要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主动与行业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加强对接,立足高校、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不同定位和优势,加快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百校千城”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3.着力破解“三个难题”,保障有组织科研有效实施
一要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高校科研与国家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的问题长期存在。针对这一问题,教育部将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系统,把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纳入监测体系,引导高校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高校与教育部要形成合力,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重大科技计划和工程,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加强与科技、产业部门的互动,有序推动相关计划和工程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切实做到提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二要着力破解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难的问题。当前,高校难以组建多学科领域稳定的研究队伍,特别是有利于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团队”表面上看起来在编制和人数上都有一定规模,但是实际上各干各的,是“散兵游勇”,这不是真正的团队。人数不代表战斗力。一定是有共同价值观和共同目标追求、有组织的、能协同作战的建制化队伍才是团队,才具有“战斗力”。要以重大任务为牵引,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等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建设政策特区,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赋予平台或团队负责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等自主权,打造敢于攻坚克难的攻关团队。要建立资源配置一体化机制,在重大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计划、本科生推免名额等方面对有组织科研的倾斜支持政策,打破传统的以学院、学科为单位的科研组织体系。
三要着力破解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科技评价是风向标、指挥棒。近些年,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取得了系列成效,但科研团队“小而散”、科研成果追求“短平快”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特别是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评审等评价激励机制过多强调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排序,强调第一完成人,导致科研人员热衷于牵头干点小项目,不愿意参与承担重大任务,“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态和现象还普遍存在,这些都不利于有组织科研的实施。要真正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评审等各类评审活动中,鼓励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重大任务攻关;不简单以科研成果完成人排序作为衡量标准,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实际贡献,让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攻关任务并作出贡献的各类科技人才有干劲、有盼头。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进号角。高校科技战线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担使命、奋勇争先,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以更加卓越的成绩,加快推进有组织科研,有力支撑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提升、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雷朝滋: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
原载2023年第7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kok登录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kok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