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深化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 加快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
钟南山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已成为医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方面。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部署要求,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博士在校生规模需稳步提升,理工农医博士毕业生保持较高比例,涌现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拔尖创新人才,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立足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中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目前担任主任的广州实验室,是突发性呼吸道传染病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防领域的新型科研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着力解决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领域关键核心科学和技术难题,组建平战结合的综合创新研究平台和设施集群,打造应对呼吸系统疾病领域预防、预警与防控的关键科技力量,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广州实验室按照国家对医药系统“基础—临床—企业”全链条产学研战略规划,通过探索践行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按照“核心 基地 网络”的布局,统领汇聚全国优势科研力量,建立“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体系,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广州实验室与广州医科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加入各科研团队,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导向,专注呼吸领域人群健康,开展相关原创性科学研究。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重视价值塑造
笔者认为,中国的博士研究生教育应该建立“重创新、强使命、厚人文”imh培养模式(innovation即创新,mission即sense of mission,强调使命感,humanity即人文)。创新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个人的兴趣自由探索产生的创新成果,另外一种是根据国家的迫切需求,在使命感的感召下培养出兴趣,钻研和创新的精神和素质。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们培养人才尤需注意后者,也就是在国家特定的使命感召下,投身于“卡脖子”的项目、国家最急需解决的项目。使命感与个人兴趣相融合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核心动力,我们要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将自身兴趣能力与国家战略发展的需求相结合。培养单位需从顶层设计、课程协同、教学方式、评价激励等方面,持续深化思想政治引领,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以科教融合为主要路径
医学教育要充分与高水平医疗、科研平台深度开展科教融合的“三高”培养,即利用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高水平的医学科研人才团队,将优秀本硕博学生培养成高水平的具有创新精神的拔尖人才。
一是依托跨学科的科教融合平台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医学教育要以“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实验室、创新研究院等为支撑,深化医教协同、科教融汇、产教融合,促进多领域融合创新,构建交叉学科、交叉导师团队、交叉科研项目引领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医学与生命科学、工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健全医教协同的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创新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模式。广州医科大学深度融入广州实验室建设并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将深度参与打造的亚洲最大呼吸系统疾病诊疗中心——广州呼吸中心作为广州实验室的临床基地,真正体现了产教融合、医教协同的纽带联系。
二是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从本科学生做起。笔者从1960年毕业后,就参加了各项医教研的活动,毕业64年以来亲手培养1300多名硕士、博士及进修生,发现最优秀的学生并不在于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而是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本科教学时就能显现出来。“上课听书、下课背书、考试考书、工作时查书”的培养理念和方法,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创新人才。总的来看,必须注重启发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州医科大学设立了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的试验班——“南山班”,在其开展的pbl教学中,注重启发式培养,鼓励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对一些有强烈兴趣的问题认真钻研。今年毕业的2063位本科生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撰写出108篇sci论文,获得专利42项,占全体毕业生总成果的7.2%。“南山班”今年的40名毕业生,通过独立研究并撰写论文33篇,获得专利12项,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在国外发表并获奖。学生在“业余时间”的成果展示了学校启发式教学的成效,凸显了创新精神,为其未来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打造高水平师生共同体。人才培养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打造高水平的师生学习共同体,营造基于共同学习、相互启发、合作探究的教育环境。组建学术导师和临床导师双导师团队,借助高水平国家级医教研平台,结合附属医院优势学科和临床专科,以重大临床问题研究为导向,顶层设计组建跨学科科研卓越集群。以科研项目为驱动,推动有志向和潜能的学生尽早进课题、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特点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志趣、发展优势特长。目前,广州实验室已有49位 pi 被聘为广州医科大学特聘教授,联合培养博士生;24位 pi 担任“南山班”、基础医学创新班学术导师。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参与“基础—临床 ”新型教学组织,推进“南山班”教学改革,收到良好成效。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探索本硕博贯通长学制培养
我们目前的培养体制机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周期,与当前人民对医疗水平、医疗服务以及医疗覆盖面的需求还不能很好匹配,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速度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面对这一情况,一是要改革招生管理模式,稳步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目前博士招生计划下达的指标差距,仍然是部分新晋“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发展瓶颈,制约着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潜力和动力;二是改革原有的招生选拔机制,向“申请—考核”的招生选拔机制转化,制定有效的分类选拔标准,强化对博士研究生申请对象在科研志趣、创新潜质等方面的考查;三是鼓励高校在医学创新班实施“5 x”长学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构建学生个性发展、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医学人才培养过程,吸引更多优秀的本科生尽早通过“5 x”模式进入医学创新领域。按照“学科交叉、平台交叉、个性发展、学制弹性”的原则,广州医科大学2024年开始在临床医学“南山班”、基础医学拔尖创新班招收50人,实施“5 x”长学制本硕博贯通培养。
在医学教育领域有学术型(重点是基础研究)和专业型(重点是临床研究)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他们还需要在博士毕业后继续接受三年的临床培训,经过约14年的培训,他们最少已34—35岁了,失去了最有精力、最有创造力的年华。笔者建议对部分有潜力的学生,在读本科期间,就要选定自己将来发展的方向(或某种疾病),在攻读硕士及博士时主攻这个方向,在三年的临床规培中也不要中断该研究方向,到毕业以后已经在某种疾病上成为既懂临床、又有较好研究基础的两栖型的专家,这是“丁字尺式”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的“金字塔式”培养模式。面对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今分科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必须将专家型人才在30多岁时就初步培养出来,而不是到40多岁以后才有专长。尽管这些人才基础不够、知识面较窄,但可以在今后根据需要不断补上。世界顶级的临床专家只在一种疾病上有创新并成为顶尖的专家,我国要在相对短期内赶超世界,必须采用“丁字尺式”培养模式,而不是“金字塔式”。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深度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卫生应急系统需要有效的国际沟通、专业的医疗管理与实践、迅速的国际公共卫生行动措施以及国际生物技术和医学科学的合作研究。医学教育迫切需要加强与国际医学教育中心、境外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广泛开展师生校际交流与学习。支持高层次人才、博士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海外交流项目,促进导师团队与国际顶尖医学机构的合作,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研方法,拓宽师生国际视野,促使我国医学教育走出一条既符合医学教育普遍规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模式。
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开放合作的教育生态。构建激励创新、促进合作、支持实践、鼓励国际交流和注重个人全面发展的医学教育新生态,为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肥沃土壤。一是要加强合作,共享教育资源,促进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二是建立鼓励探索、容忍失败、尊重差异的学术文化氛围,推动学者之间的跨国合作、多元文化的融合。鼓励师生不断尝试新思路、新方法,重视并表彰认可创新成果。三是强调终身学习。在快速变化的医学领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持续学习的习惯至关重要,要鼓励师生追踪国内外最新医学进展,不断自我提升。四是关注心理健康,营造关注师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服务和压力管理培训,确保创新活动在健康、积极的环境中开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培养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最终是要“顶天、立地、为人民”的。“顶天”即走到国际前沿,致力医疗创新,解决国家医疗战略需求问题;“立地”即把最先进的技术转化为简单、有效、价廉、安全的诊治方法,最终切实提升国家健康卫生服务水平,“为人民”服务健康福祉。笔者认为,坚持重创新、强使命、厚人文的imh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和能力,培养未来能解决健康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应对重大疾病防控挑战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就是医学教育的担当与使命。
【作者:钟南山,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实验室主任】
(原载2024年第21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kok登录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kok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