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勇:深化创新教育改革 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中国教育在线-kok登录

中国教育在线
热门服务
教育资讯

合作电话:186 1028 4700

合作邮箱:bianji@eol.cn

官方微博:@中国教育在线

官方微信id:eoleoleol

中国教育在线
田勇:深化创新教育改革 培养新时代创新人才
2024-11-28 09:00
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
中国教育在线公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这一论断彰显了创新对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并将其统一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之中,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邃洞察,同时也清晰体现了以改革推动创新、促进发展的鲜明导向和科学工作方法。在新时代背景下,创新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我们应更加重视创新教育改革,使其成为深化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精神,把握创新教育的时代使命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饱含着对广大青年学生的深切关怀与殷切期望,为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关键引擎、人才是核心要素。创新教育作为孕育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神圣使命。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创新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和未来发展,更与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唯有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创新教育恰如源头活水,是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唯有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方可持续为国家输送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磅礴动力。然而,创新教育改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在理念、模式、方法等多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探索与改革,摒弃传统的以单纯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模式,树立“能力素质培养为先”的全新理念,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突破常规,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教育与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创新教育改革的重要路径。高校应积极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通过与头部企业、专精特新技术企业联合建立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机构,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与产业动态,从而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成果,持续提升创新人才培育的质量与水平。

  二、加快推进高校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高校在创新教育中肩负着重要使命。要加快推进高校创新教育,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指南,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方向。高校应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和特色,制定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二是要加强创新教育课程建设。课程是教育教学的核心载体,创新教育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构建完善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新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要加强课程内容的更新与优化,将最新的创新理念、方法和案例融入教学中,提高课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要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共建实验室、研发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的平台与机会。同时,加强教师与企业、科研机构人员的交流互动,实现知识与经验的互补,推动教育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此外,全面提升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能力也是深化创新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强化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同,培养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富有家国情怀的人文素养,才能培育出更多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创新教育,进一步提升教育质效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为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创新教育,推动形成创新教育和数字教育、智慧教育互融互促的良好生态。一是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例如,通过智能教学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与辅导。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学生创造沉浸式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的趣味性与效果。二是要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资源建设。开发丰富多样的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和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人工智能知识和技能培训。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开发。三是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教师队伍。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力量,要加强教师的人工智能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鼓励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新模式与新方法。四是要建立新的教育评价标准和体系。人工智能赋能创新教育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要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方式。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动态监测和评价,为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予以科学依据支撑,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培育体系,为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开拓稳固的发展道路和快速的成长通道。

  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一是要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拥有丰富的科技成果资源。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许多障碍。要加强政策供给,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要推进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大学科技园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平台和服务。二是要强化科技金融支持。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金融是解决资金难题的重要手段。要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资金支持。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强金融机构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科技金融的服务效率和质量。三是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要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施科技成果股权化改革等方式,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要激励科研人员进行跨学科组建科研团队、创办学科性公司,让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力,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四是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要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创新者的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知识产权咨询、评估、交易等服务,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质效,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推进创新教育是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加快推进高校创新教育为引领,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重点,以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创新教育为手段,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改革,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共同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而团结奋斗!

  (作者: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后、成都理工大学助理研究员 田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kok登录的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kok登录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2024-05-29 09:57
src-1124441046 2023-10-30 11:11
网站地图